思考蛋雞行業發展趨勢
很快就要告別對蛋雞行業而言幾多歡喜幾多愁的“雞年”了。余下的兩個星期時間,雞蛋行情已似乎沒有什么懸念可言,在歡歌笑語中畫一個句號應該不成問題。
回味2017年跌宕起伏的蛋價行情,不免讓很多人心有余悸。由此。也不得不讓人對“如何才能在行業中生存、發展”這一命題進行思考?!俺杀?**、品質可靠、環境友好、價值提升”這十六字也算是筆者對這一問題思考的小結吧。
成本***源于兩方面。
首先是以飼料為代表的直接生產成本的控制。飼料作為蛋雞生產的***大成本要素,一定要回歸生產資料的本質屬性,科學轉化、使用營養和飼料學科的技術成果,以“投入產出比”作為主要評判標準。不宜簡單地以價格或質量作為投入的依據。
其次是獲取更優的生產成績。這是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管理問題。管理是技術落地、目標達成的保障。生產一線的很多狀況.并不一定是技術不夠造成的。大多數是管理不到位,尤其是細節工作執行不到位而釀成大錯。
在蛋雞養殖設備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養殖規模和密度越來越大的趨勢下.管理工作尤其是現場的細節管理尤為重要。
品質可靠主要是針對食品安全問題而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費者的需求可能會由“能吃到雞 蛋”向“吃到優質雞蛋”演變。拋開消費者對風味、色澤等這類感官偏好的需求元素,食品安全是一個政府嚴管、消費者關心的重大民生問題。
養殖端除了能提供一枚雞蛋.更重要的是要為這枚雞蛋的食品安全提供可靠性。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要做到技術為依托、管理做保障。當前,做這方面探索、研究的很多,但難度似乎不小,需要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摸索。
環境友好是指在寧要青山綠水、不要金山銀山的環保監管背景下,養殖業必須面對和投入的問題。從技術層面來說,雞糞的資源化利用有很多成熟、成功的案例;從執行層面來說.以前只顧發展。在環保方面幾乎沒做什么工作,導致現在問題很多?,F在抓環保問題,是行業向可持續發展軌道的理性回歸。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落腳點在于養殖場舍不舍得投入或者有沒有能力投入。舍不得投入或者沒有能力投入的,果斷退出是上策。另外,在環保問題上,大型養殖場不能太自信,中小型養殖場業也別太自卑。大場有大的方案.小場有小的方法,只要實實在在地做了,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其風險主要在于雞糞的資源化利用不一定能帶來與投入相匹配的資金回報。就此而言,大型養殖場的壓力要大于中小型養殖場,排放物數量級的差異是明擺在那里的。
價值提升簡而言之.就是在成本趨于一致的背景下,如何讓你的雞蛋創造更大的價值。